關於減肥或瘦身的文章,總會受歡迎。部分人只是有意識吃多了,會靠運動去消耗,或者之後幾天吃少一點去「抵消」。可是,部分人大吃大喝並不是因為肚餓,而是有壓力,想透過大吃大喝減壓,吃到胃部快要爆炸,才覺得壓力盡消。然而後果並不止發胖,還可能引致胃病、扣喉催吐、飲食失調(厭食、暴食或同時兩樣都有),之後討厭自己,壓力又回來。為免跌入「情緒性進食」的無限loop,看看專家教你如何遠離情緒性進食。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A post shared by Brunch & Burgers (@thebreakyrecce) on
有情緒性進食問題的人,無論是開心或難過,都會用「吃」來鼓舞、延長、減少或是避免自己的情緒問題。簡單如看電影時一定要吃爆谷,月經前一定要吃甜品,OT後一定去吃雪糕;都是利用食物安撫情緒的習慣。間中一次問題不大,但是當分量太大或者開始無意識狂食,甚至已經覺得很飽或不好吃都不願意停下來,就要小心。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A post shared by Eat Me (@stalk.of.celery) on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A post shared by Quincy Herbals (@quincyherbalsng) on
• 吃東西時你什麼都沒去想,連食物味道都好像嚐不到。
• 你並不餓,但是看見食物就即買,明明不餓都吃掉一整包(最常見是薯片)。
• 咀嚼時,有安慰的感覺。
• 明知食物是無益或有害,仍然有強烈慾望要吃。
• 到達正式用餐時間時,反而沒有心情吃。
• 除了吃東西,你想不到用其他活動去感受快樂。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A post shared by @ oquetenutre on
嘗試用運動、海旁散步、看電影、看日落、與寵物談天⋯⋯尋找與食物無關的方式,去舒緩情緒。盡量選擇不花大錢的,否則大灑金錢血拼解壓後,到月尾還卡數又會再次墜入情緒低谷。
吃得多,會胖,是正常生理。明知會胖又狂吃,吃完不動又天天照鏡討厭自己的身型,慢慢會變成「自暴自棄」的個性,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待人處事。假如情況嚴重或是心結難解,請找心理醫生或催眠治療師協助,解開心結才是停止自我厭惡的第一步。
現代人時刻手機在手,甚少一心一意吃一頓飯。一心一意,代表一個人,不與人聊天,不看手機,不看電視,不聽音樂,五感全用來感受食物的顏色、質感、味道、氣味。靜觀進食練習主要協助大家在進食過程中有意識地觀察每一刻所發生的事,專注於當下的經驗。每一口食物要咀嚼30次才吞下,慢吃的經驗令你明白,平日lunch time為趕時間囫圇吞嚥,其實已是初期「情緒性進食」養成。